“乐”字其形如木上张丝(弦),也就是琴瑟之类弦乐器的象征;以后又扩指包括音乐、舞蹈、诗歌在内的综合艺术形成;再继而从音乐能给人以美的感受,而转意指快乐。每个乐器自身包含五行元素,而整个乐器体系也是依据了五行规律。
可以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区分,当听到鼓音时,心脏随着鼓点而感到筑筑而动。应属土,子能令母实,鼓音使做为土之母的心会因之而实而筑动。在传统音乐中,鼓常为音乐的前奏。而在战争中要进攻时会擂起战鼓,为什么?土克水,水在五行中属肾,主恐惊,故鼓能减少土兵对战斗的恐惧而鼓舞土气。而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。。。。。”也从侧面说明这一点。所以鼓音当为宫,而在敌人败退后,为了防止自己的军队盲目追击中了敌方的埋伏,故鸣金而收兵,金为收敛,金应该为锣,钟,或钹之类金属乐器,应为商。角应为竹木乐器,如笛,鸟鸣等声音,声调较高而婉转,晨间阳气升发,听到鸟鸣时,会感到心胸舒畅,缓解你的忧思。在听到竹笛的声音时。也会有相同的感觉。当我们听到二胡,马头琴等弦乐时,或听到竽,芦笙,箫的音乐,会感到有一种悠远,愉快的感觉,能减轻悲伤和忧愁,我想当归类为徵,属火。羽当为流水的声音或古琴,古筝之类乐器。可以使人宁静,能对抗喜极气缓,心神散漫不收。
宫土:埙,鼓,缶
商金:锣、钟、磬
角木:笛、柷、筑
徵火:竽、笙、箫
羽水:琴、筝、瑟
中医五行音乐养生法
产生于西方的音乐疗法(Music Therapy)在国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。其实,早在二千年前,中医就根据阴阳与五行理论,已将音乐应用在修身养性之术中。
五行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元素构成宇宙万物。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组成五音系统,表达人的不同情感与心理状态。而心理又与五脏相配合。因此,五音与人体身心就有了密切关系,形成了“宫动脾、商动肺、角动肝、徵动心、羽动肾”的理论。
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脏腑情况,分别施乐,可以达到促进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正常协调。
角调:属木,曲调悠扬,疏达,流畅,万物勃发之相。功能主养肝。对诸如胁肋疼痛、胸闷、脘腹不适等肝郁不舒的症状作用甚佳。
徵调:属火,升腾炎上。功能主养心活血。对因血脉瘀阻引起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助疗作用。如人阴气太重,宜用振奋阳气的火乐。
宫调:属土,浑厚温和,悠远沉静,功能主润脾、养血、益补中气。能促进消化,增进食欲、安神宁气。
商调:属金,节奏铿锵有力,音域高亢,音色悲壮,功能主清肺 可增强免疫,激励情志,对悲观者易适用。但金气太盛则反而易折,故要兼及调和之音。
羽调:属水,清悠柔和,如水微澜。其功能在于强肾益精。适用于肾阴虚火旺、肾精亏虚而导致的耳鸣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容易急躁、冲动之人则配以水乐,可以给躁急动悸的性情注入一股令人静逸神定的清泉。 音乐与养生
具有镇静作用的乐曲:高山流水(古筝)、阳关三叠(古筝)、平湖秋月(古筝)、西江月(古筝)、关山月(古筝)、月夜(二胡)、出水莲(古筝)、碧间流泉(古筝)、普庵咒(古筝、箫)、流水(古筝)、闲居吟(二胡)、小夜曲(海琼斯、柴可夫斯基、舒伯特、莫扎特、海顿)。
适应症:心情浮躁,情绪紧张,焦虑不安,失眠,高血压,冠心病,脑血管疾病等。
具有抒发情志作用的乐曲:春江花月夜(琵琶)、渔舟唱晚(古筝)、早晨(笛子)、三五七(笛子)、河南筝歌(琵琶)、飞花点翠(古筝)、梦幻曲(舒曼)、春天奏鸣曲(贝多芬)、天鹅湖(柴可夫斯基)、月光(贝多芬)、蓝色多瑙河(巴赫)。
适应症:心情压抑,萎靡不振,气郁气滞,消化不良等。
具有振奋作用的乐曲:阳春白雪(琵琶)、彩云追月(琵琶)、姑苏行(笛子)、渔歌(江南丝竹)、步步高(广东音乐)、金蛇狂舞(二胡)、赛龙夺锦(广东音乐)、春之歌(门德尔松)、命运(贝多芬)、创世纪(海顿)、伊伯利亚(德彪西)、忧郁圆舞曲(西贝柳斯)。
适应症:自信心缺乏,有劣等感,萎靡不振,抑郁症等。
具有激发灵感的乐曲:平沙落雁(宋琴)、广陵散(古筝)、渔樵问答(琴箫合奏)、帝顺楚辞(编钟)、c小调即兴幻想曲(肖邦)、明月之光(德彪西)、神日(布鲁赫)。
适应症:有助于激发想象,超脱尘世。
具有诱发回忆作用的乐曲:秋思(二胡)、二泉映月(二胡)、汉宫秋月(古筝)、妆台秋思(笛子)、思乡曲(马思聪)、至爱丽丝(贝多芬)、爱的忧伤(克莱斯勒)、仲夏夜之梦(门德尔松)。
适应症:引发回忆往事,适合喜新厌旧,得意忘形者。